出土木漆器保护修复培训班在我中心开班
(参加培训的学员参观中心修复室 蔡元成摄)
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6月25日,出土木漆器保护修复培训班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举行开班典礼。
文物是国家的金色名片,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荆州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40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一直致力于出土竹木漆器、 竹木简牍、纺织品文物等有机质类文物以及土遗址的科技保护,先后在四川成都、湖南长沙、江苏扬州、 安徽合肥、山东济南、甘肃兰州、江西南昌建立了七个工作站,为国内26个省市12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 保护技术支撑,累计实施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里耶秦简、荆门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物抢救项目120项,使 7000 余件竹木漆器、13万枚竹木简牍、900多件纺织品“延年益寿”。
此次开办出土木漆器保护修复培训班,旨在进一步加强行业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向社会普及木漆器类文物的保护修复知识和技术,提高文物保护事业在社会的影响力。来自扬州博物馆、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博物馆等9家省内外单位选送的20名文博工作者,以及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工程系的20名学生,一共40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北京、西安、荆州的专家将担任授课老师,亲临现场指导学生学习实训。
本次出土木漆器保护修复培训班由基地依托单位之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承办,开设1周的理论课和3周的实践课,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文物保护理论以及竹木漆器类文物的病害分析、保护技术以及文物摄影等方面。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工业美术专业大学子朱敏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她想看看出土漆器修复工艺,此次报名参加这个培训班,既是为了增长见识,也希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文保中心 办公室)